選詞填空是廣大考生在行測考試當中又愛又恨的一種題型,“愛在”題量占據言語理解的二分之一,掌握了它就掌握了言語理解的“半壁江山”;“恨在”題目琢磨不透,正確率起起又落落。想要在選詞填空這一部分做到游刃有余,那就必須得“縱覽全文”——掌握語境分析。
一是對于整個文段有基本感知,明確文段的大體方向和基本含義;二是在分析空缺處的含義時,與文段的整體含義聯動,盡可能“原湯化原食”,用原文中的詞句概括歸納空缺處的含義。下面通過一道例題進行講解說明。
例題
建筑工程投入巨大,一旦建成再做拆改可謂____________。對此,需要完善設計規范和管理制度,從方案設計一開始就強化監管審核,確保建筑物在形體、色彩、體量、高度和空間環境等方面符合城市設計要求,避免陷入“____________”的窘境,最大程度地維護公共利益。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徒勞無功 覆水難收 B.勞民傷財 木已成舟
C.得不償失 尾大不掉 D.血本無歸 閉門造車
【中公解析】B。通讀原文,整個文段說的是針對建筑工程投入巨大這個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以維護公眾利益。一空要體現的是建筑工程建成再拆改所帶來的后果,通過一空前的“投入巨大”可知建成再拆改會浪費資金,再聯合文段的大體含義要“維護公共利益”可知建成再拆改會損害公共利益。所以一空要表達的意思應該是浪費資金和損害公共利益。A項徒勞無功,側重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成效,不能體現空缺處表達的是“浪費資金和損害公共利益”的意思,排除;B項勞民傷財,側重使人民勞苦,耗費錢財,可體現“浪費資金和損害公共利益”意思,保留;C項得不償失,側重得到的抵償不了損失的,此處并無比較之意,排除;D項血本無歸,側重本錢全部賠光,無法體現空缺處的意思,排除。
二空要體現的是窘境的內容,結合前文建成再拆改損失重大,由此可見這里的窘境指的就是建成的情況。B項木已成舟,指的是已成定局,可體現出建成的情況,保留;A項覆水難收,側重已成定局,無法挽回,雖亦有已成定局之意,但文中并無未涉及是否挽回的意思,排除;C項尾大不掉,側重機構龐大,指揮不靈,無法體現空缺處意思,排除;D項閉門造車,側重只憑主觀辦事,同樣無法體現空缺處含義,排除。故本題選擇B。
這道題目很多考生都會陷入到一空、二空的詞語辨析當中去,但其實我們會發現從整體上明確這道題的主要表達內容——建筑工程耗費巨大,建成再拆除必定會浪費之前的投入和損傷群眾利益,所以才給出建議不要出現建成以后再拆除的情況,要保障群眾利益,正確答案立馬就能呈現出來。因此在之后的練習中,盡可能在把握原文的基礎上去做題,這樣才能登堂入室,最終游刃有余。